中新网马尼拉12月4日电 据菲律宾媒体4日报道,菲农业与食品商会主席福斯托建议农业部扩大国家食品管理局(NFA)的职权,允许该局在全国范围内采购、管理、分销包括玉米、洋葱和糖等在内的所有关键食品。
福斯托称,国家食品管理局已被淡化为大米缓冲库存机构,这是菲2019年颁布《大米贸易自由化法》后对大米贸易放松管制的结果。
福斯托建议,为有效打击贸易商价格操纵行为,维护菲粮食安全,国家食品管理局预算至少应增加一倍,并恢复进口和销售大宗农产品的职权。(完)
中新社上海12月4日电 (记者 姜煜)毕马威联合中关村产业研究院4日发布的《人工智能全域变革图景展望:跃迁点来临(2023)》报告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称,截至2023年6月底,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共计3.6万家,中美英企业数量名列前茅。
报告称,截至2023年6月底,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34%,中国占比16%,英国占比7%,三个国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合计占全球五成以上。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总数达291家,其中美国和中国企业数量分别为131家和108家。
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聚于北京、广东、上海、浙江等地,形成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三足鼎立的格局。从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来看,北京市有41家,位居中国首位;上海市和广东省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数量列第二、第三位,分别有24家和23家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从爆发式增长转入稳步增长的阶段。从2017年开始,全球当年新增注册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逐年下降,从2017年的3714家下降到2022年的1106家。
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密集诞生在2015年至2018年之间,约三分之二的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企业成立年限在5至10年,人工智能领域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的528家后逐年下降。(完) 【编辑:田博群】